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注重循证,为提高儿科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服务。《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以儿科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5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501
- 国内刊号:31-196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IWebofKnowledg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关于中国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
作者:许睿玮;严恺;严卫丽 刊期: 2012- 03
-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等资料,根据ATP8B1和ABCB11全部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分为PFIC-Ⅰ、PFIC-Ⅱ和未分型3组,分析3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
作者:陆怡;刘丽艳;王晓红;胡锡琪;王建设;俞蕙 刊期: 2012- 03
-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胚胎发育时期心脏及血管组织发育异常而导致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国内外关于先心病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但均占据出生缺陷的第一位.国外新统计数据显示先心病的发病率为5.4~16.1/1000[1].国内根据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显示2007年先心病发病率为25.1/10000[2].......
作者:张婧 刊期: 2012- 03
-
科学和规范的改编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CPGs)是指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出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性意见(推荐意见)[1],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科学配置医药学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近年来,临床指南的制定在中国得到广泛关注[3,4].虽然指南数量日益增多,但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制定的指南多是参考或......
作者:胡晶;陈茹;谢雁鸣;詹思延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指南(2018,中国)解读(2)
- 2 早产儿生后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基于6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致弥散性肺泡出血2例
- 4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配方粉对住院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 5 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肿瘤性疾病2例
- 6 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特点及随访
- 7 TBX2基因3'非翻译区位点rs59382073与汉族人群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 8 第二讲:随机对照试验
- 9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
- 10 杜氏肌营养不良患儿睡眠呼吸参数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 11 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病例报告
- 12 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效果及随访研究
- 13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 14 医学研究资料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及分析步骤
- 15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正常值的建立
- 16 儿童癫(疒间)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17 应用Schwartz公式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一致性研究
- 18 实验室指标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关联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9 哮喘持续状态
- 20 早产儿生后2周粪钙卫蛋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