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注重循证,为提高儿科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服务。《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以儿科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501
  • 国内刊号:31-196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年第01期

婴幼儿跑步机训练的神经可塑性机制与临床应用

陆春梅;黄正华;邵肖梅;严恺;周文浩

关键词:
摘要:WHO将婴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概括为获得6个里程碑,后2个里程碑是独自站立与独立行走.约86%的儿童可以达到所有里程碑,尽管顺序可能不同,有时甚至跳过某个里程碑而直接进入下一个.通常婴儿在站立的情况下逐渐可以支撑越来越多的体重,终约在12月龄时随着神经、骨骼肌肉系统的逐渐完善,开始促发行走.达到后这个里程碑的年龄一般在8~18个月,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感官与运动刺激等[1].不能独立行走或行走的时间晚,不仅会对肌肉和骨骼系统产生影响[2],会影响社会互动、空间记忆和语言发展等认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也侧面表明,婴儿通过独立运动能够更好地发展空间认知并了解周围的世界,能够独立行走的儿童对环境会表现出积极的探索[3~5].Anderson等[6]发现,前期运动发育的质量可影响后续发育,无效或低效率的运动会限制婴儿在环境探索上的注意力和精力,早期的运动经验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可能比后期类似的行为更为重要,因大脑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可塑性强[7].早期的发展里程碑,特别是独立行走,也与成年后智力的表现有关[8].